All items
攻擊:幸福的簡單方法—溫尼考特14篇論文選 (優先預購)
End Date: 2025/11/30 23:59(UTC+8)
Share with
Copy linkShare to LineShare to Facebook

攻擊:幸福的簡單方法—溫尼考特14篇論文選 (優先預購)

NT$ 600

作者:溫尼考特 D. W. Winnicott<br>譯者:周仁宇<br>定價:680元<br>官網優惠:600元<br>裝訂方式:精裝<br>出版:2025年12月<br><br>預購時間:2025/10/20~2025/11/30<br>預購出貨時間:2025/12/5<br>無境獨家上市時間:2025/12/5 <br><br>*限定研討會票券加購<br>再折扣60元優惠碼:SQUIGGLE

【 夠好的溫尼考特文選 1 】

攻擊:幸福的簡單方法—溫尼考特14篇論文選


在溫尼考特的理論體系裡,通往幸福的簡單方法是:

當兩種台語發音的「愛」,嬰兒的愛(要)與母親的愛(愛)相遇,人類的攻擊便會走上建設的方向。


【夠好的溫尼考特文選】以《溫尼考特的語言》為綱要,逐步選譯相關論文。

《攻擊:幸福的簡單方法》做為本系列第一本書,正是因為理解攻擊,是開始讀懂溫尼考特的簡單方法。

書籍介紹


攻擊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攻擊是自我發展的關鍵,而自我是溫尼考特理論的核心。在人生的最初,攻擊只是自我當中極為弱小的潛能,但在母愛的協助下,弱小的攻擊最終也能發展出完整的愛的能力,並且成為自我運作的核心。


因此,每當溫尼考特談到攻擊時,我們都可以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希望感。但我們也說不定會浪費掉這個寶貴的潛能,因為害怕攻擊而把自己關在家裡,或把能量全都用來服從、抗拒、或逃避他人。當社會裡大部分人的攻擊都受到阻礙,這個社會也將無法承受民主,甚至會發生戰爭、失去自由。


而決定攻擊能否發展的是愛。「愛」這個字的發音在台語當中有兩個意思:「要」和「愛」。在最初的母嬰關係裡,嬰兒只能天真地依賴母親來滿足他的需求;但母親瞭解嬰兒的需要,並願意為嬰兒奉獻。換句話說,嬰兒「要」母親,而母親「愛」嬰兒。當兩者相遇,攻擊便會往建設的方向發展。


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很可能會興起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要用攻擊這種充滿破壞性的字眼來討論愛?」「不能用比較不會引起困惑的詞嗎?」「既然攻擊是自我功能,為何不直接講自我就好?」


本書策劃人及譯者周仁宇相信:溫尼考特是故意的。


溫尼考特希望每個人在讀過他的文章以後,只要聽到有人用「攻擊」來描述毀壞的行動,就不得不去想:眼前所見的攻擊行為或許是受傷、變換身形以後的樣子,而原本,攻擊不過是個充滿希望的潛能。這麼一來,被埋在深處的希望與愛說不定就能被看見,一個生命說不定就能得到救贖。


願本書能確確實實地將溫尼考特的心意傳達給讀者。

目錄


導讀󠀠󠀠󠀠 幸福的簡單方法󠀠 周仁宇


第一部 攻擊是什麼?

第一章 攻擊

第二章 反移情裡的恨

第三章 攻擊與情緒發展的關聯

第四章 攻擊、罪惡感與修復

第五章 攻擊的根源

第二部 攻擊不是什麼?

第六章 評《嫉羨與感恩》

第七章 對克萊恩嫉羨論述之肯定與批判的初步表述

第八章 攻擊的根源

第九章 在嫉羨與嫉妒研討會中的發言

第三部 攻擊如何運用?

第十章 戰爭目標的討論

第十一章 關於「民主」一詞含義的一些思考

第十二章 偏差行為作為希望的徵兆

第十三章 柏林圍牆

第十四章 自由

【夠好的溫尼考特文選】系列


本系列文選計畫以《溫尼考特的語言》一書為綱要,逐步選譯與該書當中所介紹的二十三個概念有關的論文。近期即將出版的除了本書以外,尚有《嬉戲:真實的想像》(楊明敏譯)和《退行:希望的種子》(黃世明譯)。不同於《溫尼考特的語言》作者亞伯蘭,本系列將會完整呈現溫尼考特的全文,只在必要時加上譯註,而非挑選其文章的重要片段加以編織闡述。


希望這樣的選譯工作,能與《溫尼考特的語言》相呼應,提供讀者接近溫尼考特的另一個途徑。


系列策劃:周仁宇、黃世明、楊明敏(依筆畫順序)

作者介紹


唐諾.伍茲.溫尼考特 Donald Woods Winnicott(1896.4.7-1971. 1. 25)


溫尼考特於1896年出生於英國普利茅斯一個清教徒色彩濃厚、上中產階級的家庭。成為小兒科醫師之後,他在英國精神分析學會完成分析師訓練,之後接受梅蘭妮‧克萊恩多年的指導。


在溫尼考特溫柔而堅定的文字當中,充滿了攻擊與創造力。他深信理論若無法反映真實經驗就該被摧毀,不論提出該理論的人是誰。因此,他總是直接表達意見,尤其堅決反對克萊恩將毀壞攻擊歸因於遺傳以及任由追隨者將她的話視為標語的做法。他相信每個人的攻擊都有獨特的價值,而攻擊能否發展取決於環境,因此,創造一個夠好的環境是值得奮鬥的事。


溫尼考特也深信夠好的學會對於專業工作者的價值,他積極參與精神分析學會與皇家醫學會,甚至兩度擔任英國精神分析學會主席。但同時,他拒絕被分類,終其一生從未加入或建立任何學派。他以某種無法被定義的特殊語言,展現了他自己獨特的生命,並且透過各種方法,向他的讀者證明每個人的生命都有無限的可能。

譯者介紹


周仁宇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國際精神分析學會暨美國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師。